二维码
大众信息网

扫一扫关注

您所在的位置:大众信息网>公司>>

洪顶山摩崖刻经

这个地方填写注释信息

单位介绍

单位资料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18 12:06
单位名称: 洪顶山摩崖刻经
网页版本: Mip版 手机版
所在地: 山东/泰安市
单位类型: 企业单位 (服务商)
详细说明
  闻名国内外的洪顶山摩崖刻经。自从1989年发现以后,已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慕名而来,观看刻经。它的发现,对解开史学界的“安道一”之谜,对研究这位视史传经体大书法家的身世、经历及中国文字从隶到楷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和史料价值。
  因“安道一佛教”观念是“涅若性空”观,他在此处书刻的是“文殊若”,“摩诃若”经等。
  东边是属名“僧安道一”的“文殊若”刻经。-出自梁曼陀罗仙和僧伽婆罗译本中。全文共98字,文中以佛主如来与文殊菩萨对话的形式,禅释出僧众如何修成大智慧到彼岸的“性空”思想,在佛经中占重要地位。更珍贵的是该经的书法价值,在整个刻经中具有代表性。书写风格是隶中带楷,楷中带隶,这是我国文字进化从隶到楷的重要特征,起断代作用。难得可贵的是其中的“亦”字是草书,而“道”字则带行书韵味,“数”字还有书法上罕见的飞白状体。在北齐时期的刻经0现几种书体在中国是早的。
  两边便是用篆体属有“安公之碑”的风门口碑碑文。意思是在“风门口”书刻的碑文,看似文字游戏,实是“安道一”用“安”与“不安”,“一”与“不一”的关系禅述自己的佛教主张,“一”是指禅定中心境专一境界,这与中国道教把“道”解释为“虚一而静”是同样意思,“安”是指佛教中超世脱俗,元烦恼的身心状态,‘不安”是指俗的烦恼,所以僧众们称西方净土为“安养国”,提倡“安乐行”。刻文中“安故能一,一故能安”即是全部意思的概括。也是安道一对禅宗始祖达摩祖师提倡的“安心禅”的领悟与发展。
  -后是“于后六百二十年”的佛历纪年。佛历纪年有多种说法,因佛教中派对如来佛生与园寂的年代说法不一,所以纪年也就不同,此处按禅宗纪年推断应为北齐河清二年的纪年。
  这里还刻有“药师琉璃光佛主”与“大佛”题名。
  书体全是其他地方刻经所没有的,而字体之大更是与此处无可相比的。
  这是安道一所书的“大空王佛”、“大山岩佛”、“安乐佛”等佛名题刻共23个。“安乐佛”以东的佛名依据出自失佚的《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》,是佛教早期密教经典。我国敦煌及各地佛名题刻均出自此经。
   佛的形象和名字是信仰者的自我感应,因而用造佛和题写佛名来表达对佛的崇拜之惰,其中“大山岩佛”、“高山佛”表示对山的崇拜,以山为佛,“安王佛”、“安乐佛”表示对安的崇拜,而“大空王佛”四字、表明以“大空为王”,尊之为“佛”,以表达安道一对“集若性空”的崇拜,因禅宗当时多受当权者-,安道一所以大书特书“大空王佛”四字,有粪土人王,蔑视权贵之意。而更珍贵的是刻字大,中国其他地方刻经大都在30公分左右,的也只有1.3米,而此处的“大空王佛”四字全高达11.3米,“佛”字高达4.65米,宽4米,宽的笔划50多公分。用笔纵情豪放,气势磅博,并有罕见的“佛手”与鸟状装饰。当地村民传说当年安道一是扛着扫帚来写的,就断定此处刻经是中国同时期刻经真正的“大字鼻祖、擎巢之”。
  “大空王佛”向西便是六龙蟠螭龟蚨线刻碑,刻碑全高7米多,刻字部分高4.8米,宽3.5米。上为线刻六龙碑首,下为龟蚨状,上有“摩诃口经”字,-大部分剥蚀掉,仅剩“散”、“川”、“萨”、“有”、“空”等字。法经出自鸠摩罗所译“摩诃般若菠罗密”,讲大乘空宗性空理论。
  经碑西是此处字的“僧安道一”题名,四字刻于高2米,宽1.3米的圭首碑内,书体隶中带楷,并有行书韵味,潇洒流畅,其中“一”字为大写“壹”。
  “僧安道壹”西是一篇颂文,颂安道一达到佛的广大境界。
  北山崖西便是安道一所书“文殊
  若经”卷上的一个摘录,讲述佛教,“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非名非相”的性空境界。
  南山崖有刻经三处:东边一处是记述中印度高僧-的身世及来东土讲经及-的大体内容,可以看出,安道一亦是信奉的中印度大乘僧-的性空理论。纪年是“大齐河清三年岁次……纪年”,这是二洪顶明确的北齐年代纪年,即北齐武成帝高湛二年,(公元563年),在山东乃至全国是早的刻经纪年。
  中间是“大空王佛”佛名题刻,全高2米,宽1.3米,其书体风格与北崖同出一辙。
  一篇-与“风门口碑”处所刻“文殊若经”相同,但此处字体大近一倍,全用隶中带楷书写。特别是“無”字,更突出的表现出隶的拙朴道劲,楷的工整严谨,不失为一篇精彩的范文。
  洪顶山摩崖刻经不仅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珍品,而且对研究我国佛教发展更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。
   洪顶山摩崖刻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免责声明

此页是<洪顶山摩崖刻经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,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。

信息处理
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推荐信息

热门信息

冀ICP备00000000号

冀公网安备 号

Copyright © 2024 大众信息网 All Rights Reserved